>
中秋佳节话民俗
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446

中秋佳节话民俗

 360截图162906071069999

        漫漫清辉,“团圆”寓意,浪漫的神话色彩,美好的生活愿望。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360截图165011117311193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录。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之一。

8456063_174218700313_2

        农历的八月十五,约在公历的9月23日前后,月亮离地球最近,反射到地面的光线最多。在中国所处经纬度的大范围内,一年中最明亮皎洁的月亮将在入夜后出现。以上就是中国人为什么要把中秋定在那一天的原因,它是中国阴阳太极哲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中秋节的起源是古代中国的历法体系、哲学挂念、人文情怀的融合,体现了古代人类对月亮的敬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在历史上体现出中秋习俗的演变。

        距今3000年左右,周公姬旦作《周礼》,一部关于理想国家的天子王权与百姓的礼仪规范,“中秋”一词多次出现在《周礼》中:“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中秋夜迎寒”“中秋教治兵”训练农兵,也指的是秋分时节。三礼之一的《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为拜月。《周礼》中“中秋夜迎寒”就是一种拜月仪式,周代王族、诸侯和百姓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月亮崇拜,才是中秋节习俗真正的起源。

        月亮的阴晴圆缺,为古人所目睹认知:由亏至满,由满至亏,更替往复。这种神秘的力量究竟来源于何处?人们将对于生命无常的无奈,转化为对客观事物的敬仰,这是先民认知方式的基本表现。

        魏晋时,官方和民间的中秋拜月和祭月已经有了固定的仪式,当时已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全国性的固定节日,唐朝的类书里不但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而且唐诗中已出现了八月十五“中秋月”,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和先皇游月宫等作为神话美学的内容。《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宋代《东京梦华录》中说:“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均极具规模。至今我国各地还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而造的北京“月坛”便是其中翘楚。赏月、玩月,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表现题材,月亮周期性的圆缺被用来对照亲人、朋友间的聚散离合。中国人有着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因此月亮意象与故乡、亲情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本质上是一种天人合一观念的产物。

         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得不离开家乡,但在漂泊中又向往安定,于是“思乡”成为漂泊异乡者的共同情结。月亮构建了一个似乎可望而又可及的寄托物,人们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对于古代相隔千万里的离人来说,支撑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对团圆的期冀。

         中秋节凝结了古代中国人对月亮的美好憧憬和诠释。一脉相承的中秋是一段缕缕不断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浓情的思念;一个民族在赏月、品月的过程中,体验的同时也展现出一种韵味独特的魅力。

       19186225_085042604000_2

       赏月是自古以来中秋节的习俗,而月饼的产生则晚于中秋节。

       关于月饼的来历,民间有着种种离奇的传说: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曾派大将李靖征讨北方突厥,在八月十五这天李靖率部凯旋归朝。当时有个吐蕃商人特地向皇帝献上圆饼祝捷,太宗大喜,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将月饼分给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另一个传说用月饼传递信息则是发生在元朝末年,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令下属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里面,同时散布消息说是年将有冬瘟,只有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吃才能避免。人们回到家中,发现月饼里藏着的纸条,便在起义那天与各路义军一齐响应。洪武元年(1368年)的八月初二,已经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收到大将徐达攻下元大都北京的捷报,欣喜若狂,便传下口谕,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初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下来。

a45f7168f35f45f5adc988c9f74d3b2e

        中秋节,客家民间也称“八月节”或“八月半”。客家人十分重视这一节日,月亮在这一天最圆,客家人传承“圆”的文化,赋予其亲切的情感。客家人在长期迁徙的过程中,男人多外出谋生,妇女在家养儿育女、服侍老人,他们期盼家人能有团圆之日,而中秋被视为“月圆人圆”的团圆日子。

  中秋夜烧瓦塔是客家人特有的习俗,十五这天,早上孩子们一起床,便忙着到处拾瓦片、砖头,把它们堆到晒谷场上,再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它们砌成一座座空心塔,高3米多、塔围2米多,下面留有塔门,可以填柴草,上面不封顶。然后把各家各户拿来的柴草树枝填进塔中。月上中天时,妇女们设祭拜月娘,男人就开始烧瓦塔,先由一位长辈在塔门点上火,一会儿塔顶就能窜出火舌,为了增加色彩,人们不时你一把我一把地往里面撒食盐,爆发出一阵劈里啪啦的响声。不一会儿,火舌变成火塔,孩子们围着它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饼、谈古论今,拉家常,直到把搜来的柴草烧完,大家才尽兴而归。

b72K-fyscsmu8772687

 

        说起中秋节,就不免要提起嫦娥奔月的典故。2012年6月,汉画像石“嫦娥奔月”的拓片搭载神舟九号飞船完美地完成了一次太空之旅。这张拓片来自南阳汉画馆的镇馆之宝“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窃以奔月。”到了汉代,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张衡《灵宪》:“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奔月……是为蟾蜍。”因避讳汉文帝刘恒之名,“姮娥”被更名为“嫦娥”。

        汉画像石“嫦娥奔月”,1964年3月出土于南阳西关的一座东汉末期(或晚至魏晋)的汉墓。画像石长1.41米,宽0.60米。左方刻有一月轮,内有蟾蜍;其右刻嫦娥,人首蛇躯,头梳高髻,身着宽袖长襦,后拖曲尾,双手前拱,面向月轮作飞腾状。背景中散布九颗星宿,饰以云气,体现着鲜明的汉代文化特色,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深刻的意味。

        南阳汉画像石中多有刻日轮、月轮、月食、玉兔、星宿的画面,它们与文献中的记录交相辉映。

       尽管‘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但从中体现了汉代的天文观念和人们的信仰,折射出古代先民对月球的好奇心理和探索精神。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已将昔日登月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科学现实。”1999年3月,我国发行的《汉画像石》特种邮票一套六枚,其中第六枚就是选取《嫦娥奔月》画像石图像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