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历史文化名镇(村)系列推广展示活动之二十三:桐河乡
时间:2024-03-10 浏览量:1899

360截图20240314112331273

桐河乡 因桐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得名,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地处唐河县西北部,东南、南分别与源潭镇、桐寨铺镇接界,西、西北分别与宛城区汉冢乡、高庙乡相邻,东北、北分别与社旗县李店镇、晋庄镇接壤,乡人民政府距唐河县城32千米 ,总面积95.36平方千米。

    建制沿革:

    明清朝时期,桐河乡境域属唐县。

    1913年,桐河改保为乡,属桐寨铺区。

    1914年属沘源县。

    1923年,唐县改为唐河县,隶属唐河县桐寨铺区。

    1945年,为表彰徐旭生先生在我国考古工作上的贡献,桐河乡改名为旭生镇,

    1948年8月解放,桐河设第七区,属唐西县(驻白秋)。

    1949年3月,唐河(北)、唐南、唐西三县合并,成立唐河县,桐河设第五区(曾驻张监庄)。

    1956年2月撤区,设桐河中心乡。

    1958年8月属桐寨铺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设桐河人民公社,属桐寨铺区。

    1968年8月,撤区并社,仍设桐河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农村体制改革,改为桐河乡。

    2010年8月,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淅川县滔河乡刘伙、岳凹两个村搬迁至桐河乡。

    桐河乡下辖20个行政村:桐一村、桐二村、桐三村、桐四村、陈庄村、李营村、范营村、邱庄村、吴庄村、申老家村、官园村、砚河村、小郭庄村、耿庄村、大郭庄村、沈桥村、年庄村、清河庄村、李司庄村、刘伙村;乡人民政府驻桐河集(街)。

t01bc10c77d6261882b

    该乡素有“粮仓”之称,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县唯一的省级科技示范乡。全乡农业资源丰富,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2万亩,玉米常年种植面积3.4万亩。70年代受益“白桐灌渠”(鸭灌二渠),在卜罗章、王新传桐河支流处利用二级回水建栏水闸;在桐河龙泉、清河庄建提灌站,桐河两岸渠道纵横,水利设施齐全,全乡大部分村可以种水稻,人民生活大为改善。经济作物以小辣椒、棉花和优质土豆为主,其中小辣椒2万亩、棉花3.6万亩、优质土豆1万亩。以速生杨为主的林业生产逐渐发展为全乡的重点产业,现全乡速生杨片林、农田林网总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以上,林业资源丰富。 

    桐河乡地处社旗、宛城、唐河县两县一区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双桐路和桐少路交汇于此,已初步形成三纵七横的集镇框架。

地形地貌

    桐河乡地处南阳盆地,唐白河冲积平原,地势东西两边偏高,中间低平,整个地势平坦,微有起伏,海拔相对高度1—10米,地势低洼平坦。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主要河道有桐河、马河、王河、清河4条,河流总长度20.千米,河网密度为29.5%,境内最大河流为桐河,从西北至东南流经境内官园、邱庄、吴庄。

历史、风俗

    桐河属历史文化古镇,桐河西岸的桐河街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里,曾名噪四方,是宛东一带很有名气的繁华之地,百业发达,物阜民丰。古代因陆路交通不便,而丰裕常流的河道,使此地成集较早。南齐(公元479——502年)时,曾设河南郡治。宋朝时已是当地繁荣的河路码头,称为“桐河店”,商业经济发达。宋绍圣二年(1095年)唐州(今唐河县城)修建泗洲塔时,桐河店曾捐银修筑该塔的第七层。

360截图20240314142345173

    明、清时为唐县20保之一。集镇修筑了土寨墙,营造了四门,周长九里十三步。古时村庄、集镇修寨主要为了防匪患,而桐河街修寨还有个功用,就是防止洪水。街内青石铺地,号称“三里长街”。街东正街修有牌坊,街西建有戏楼,气势恢弘。集市历来以贸易著称,商贾云集,街市繁华,商品繁多,店铺密集,商号林立,以粮行、牛行、棉行而闻名,吸引四面八方的商人前来贸易。西街门外建有天主堂,是南阳最大的天主教集中地。

    桐河街历史久远,据唐河县志记载,考古发现曾有新石器时期和战国时期出土文物。听老人们说,桐河街寺庙很多,香火很旺。民间有个口头传:“唐河有个塔,离天一丈八;赊店有个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桐河有个后寺坡,给天顶个窝”,足以说明桐河街的庙文化历史地位。

t01148a587871da1d69 

    在街东门北边是古代桐河的一处庙宇群,其中有闻名宛东的东岳庙(泰山庙)。后、左、右还有娘娘庙、祖师庙、玉皇庙。在街后北寨墙内还有关帝庙,现为桐河乡中学。上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主政河南期间,大肆毁庙办学,泰山庙亦不例外,泰山庙改建为桐河小学,1941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回桐河在此创办了旭桐初级中学,招收两班90名学生,到1944年增至4班196人。解放后改建为桐河第一小学。现留存有几通石碑,碑文清晰可辩,据此可知,庙宇曾多次修缮。其中,“大明正德十二年二月(1517年),立的重修泰山庙宇碑记”;“明隆庆四年(1570年)重修泰山庙碑记”,其碑文有时任唐县县令翟仲金撰文。另有一通“唐县桐河店重修庙宇记”,其碑文部分曰:“宛城之东,泌阳之西,南连新野,北邻豫州,而唐邑桐镇峙其中焉,是桐镇也。迺(nǎi)四通八达之衢也,其镇东头路北有古刹,玉皇庙居乎右,东岳庙居乎其中,娘娘庙居乎其左。四神之庙,年年累宝,岁岁显灵,槩(gài)镇四方,达通景仰……。明万历三十七年三月二十八日立,宛城庠生桐川刘经撰书”。明万历三十七年即1609年,虽经410年的风吹雨淋,石碑仍然坚硬如初,字迹清晰,碑文将桐河古镇的方位和泰山庙等庙宇位置描述的非常明确。这是桐河古镇文化厚重、生意兴隆和泰山庙历史悠久的见证。

143819937

    桐河乡最早而且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所学校应叫"桐溪书院"在光绪年间有桐河很多的乡绅共同出资兴建.因为有石碑记载.这块碑铭记录了创建桐河溪书院的过程和原因,并且记录各位捐资人的名字各数量,这块碑现存于桐河乡的一座小桥上面。

eb0ca5c27d1ed21b485d02a5a56eddc450da3f75

    清时,东寨门外河上兴建有七孔四十米长的石板桥,由桐河镇东岸龙泉村曾任四川茂州州官的桐河籍人刘国柯捐资,并亲自监工,于清道光年间修建。刘国珂捐资刘国珂为人清正廉明,在家乡兴办义学,修桥铺路,造福乡里。大石桥西端连东寨门,向西直通主街道,穿街而过再向西可直达南阳府。向东是通往李店、源潭、少拜寺的陆路古道,当地老百姓俗称“料板桥”。大石桥东南西北走向,宽约五、六米,说是桥其下面并未通水,而是一个“石坝”拦在河滩上,涨大水时从桥上翻过,平时水小时,则顺着坝前边人工挖引的主河道向北流去,类似一个“几”字。桥墩上面迎水流方向的横梁头上还雕饰有龙头。

101e00084e90a81a10e7~noop

   它南边是桐寨铺镇的十八里党村,河北边是桐河乡的大郭庄村。该桥是上至桐河街下到刘斌桥几十里中间唯一的一条南北通道。是古代为方便河两岸方圆几十里乡民通行和河道行船而修的。从石坝上面青石板上的深深车辙,足以见证历史之久远。在清52年唐县志卷二《建置志》桥梁篇里,见有记载:“大石桥,县西北四十里”就是指此桥。当地并不出石头,在古代交通不便,运输工具落后的条件下,从遥远的山区运来大量青石修大石桥,可以想象其工程的艰巨程度。

045b8ed1e7c34776bf2661524221b708

    船行至此,再往上就不通航了。 商船下行至唐河、再顺河而下入汉江、长江最终可达上海。鼎盛时期河岸码头帆船林立,是唐河、宛城、社旗三县交界地的重要河路码头,成为商品集中转运处。有一个记载,足以说明桐河街古时之盛景。据清乾隆52年(公元1787)唐县志校注,在《地舆志》卷有《桐河店税议》一文。大意为:明朝万历38年(公元1610年),唐县知县王名登向南阳官府报告,说有不少山西、南阳商人在桐河街做生意,因唐县税重,南阳税轻,商人们不纳唐县之税,使桐河店每年180两银税无法完成等等。后来,府里还给了批复道:“缘地立行(意为根据地理位置而兴办商业贸易),缘行办税,税之随乎地也。桐河店既为唐辖,寓桐河行货(往来贩卖货物)者,税不归唐而归谁?该县即着令抽唐税,不必再以府为言,使奸滑两地脱空也”(以上是原文)。 

163638yrhuazwks53ujdah

    当时,全唐县(明清时,唐县地域较大,共二十保、十二所,除现域外,往北管辖至社旗的郝寨)年银税1500两,而桐河店一地就占了近八分之一,可见商贸生意之兴盛程度。

    古时候,桐河街是宛东的名镇,十分繁华。集市上,粮行、牛行、棉花行,店铺林立,商船沿桐河下行至唐河,再顺河而下入汉江。民国时期,铁路公路开始兴起,桐河的河床变浅,船运没落,古镇桐河,从那时开始,慢慢变得交通不便,没落了。

00e93901213fb80e0f8dbfd2379e3129b9389429

    河道在经过桐河街之后,曲折南行十几里,到一个叫惠寨(在河的南岸,属桐寨铺镇)的小村庄时,又转向东流去。河道并不宽,有7至10米不等,岸深3至5米,而两边河床则较宽,大约在150——300米之间,河岸及河滩里长了成片的刚柴和芭茅。因地属平原,河道弯曲而又多潭,素有“高庙到桐河,七十二个大潭窝”之说。最有名的有黑龙潭、五妮潭、象子湾等。若走近潭窝,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渗人之感。据传说,盛夏某天,有五妮约伴,在桐河岸边一块大灰褐色石板上洗衣服,边说边笑,边用棒槌槌打衣服,不知不觉中,五妮们随着那块大石头慢慢移向潭中,沉没河底。原来是一个大乌龟在太阳下晒盖,后起名五妮潭。又传说,桐河东岸的龙泉村,紧靠象子湾,整个村庄下面全是空的,在村庄水井里放一只鸭子,可在象子湾水面跑出来。老人们还说,象子湾深不见底,潭水深蓝,经常可看到有门板大的鲤鱼,成群在潭中跳跃戏水。过去雨水较多,每年七、八月份,桐河常发大水,上游会有麦秸垛、瓜庵、畜禽、西瓜等顺流冲下来。老人们还说:发大水时,河里会出现龙闸水,还有眼睛似铜铃大的独角兽、草筛大的老鳖精等怪物出现。潭窝大多由发洪水或河道转弯时,冲刷而形成的较深的地方,有的几丈深。一些较大的潭旁河边,多生水草、鱼虾等,成群的鸭子在河里游弋觅食。过去如遇干旱,沿河两岸的善男信女们常在水潭岸边唱戏祈雨,乞求河神保佑民间风调雨顺。

dbd6a246b02d4d9c8ed36388d3660ef0

    桐河乡龙泉村的“酸梅”,历史悠久,祖传至今。夏季将优质梅子(李子)用铜钱缠绕,装在瓦罐内,埋放在屋后背阴处等工艺制成,可治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各种嗓子疑难疾病。

195755843_12_20200714033450989_wm

    桐河街每年三月二十八的庙会很有名气,常常有两三台戏对唱,越调、曲剧、梆子都有,一唱两三天,乡民们非常开心,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欢声笑语。有的能跑几十里,来赶庙会。会场上人很多,水泄不通。孩子们常被挤丢,但不几天又找回来了。有时后边的人看不到,就故意往里边挤,造成“挤会”,会场大乱,甚至踩伤人。会上卖叉把扫帚牛笼嘴和各种货物的很多;卖包子、炸油条、胡辣汤、花喜糖、糖葫芦、吹糖人等小吃的叫卖声响成一片;还有玩猴的、耍把戏(小杂技)、上刀山、玩魔术、套圈的,非常热闹。庙会最后一天晚上放焰火,也是主要内容。

 t01994c2c23acbcde4f

    每年正月十五,街上有很多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如打狮子、冲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玩把戏,还有抬杆、背杆等等,让你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特别是桐河街正月十五晚上放烟火,在四里八乡也很有名气。随着夜幕降临,人流如潮,涌向街来,满怀期待。烟火种类很多,有的烟花放上天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先是一个小圆圈,接着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放大,而且每一个圆圈的颜色都不一样,有的称腾空喷花、升空旋转、高空吐珠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烟火艺人的智慧。五光十色的烟火,把夜空妆扮得如同灯火辉煌的宫殿一样,十分美丽壮观,随处可听见人们的欢呼声。因人太多,挤不到近处,仅在远处看看,亦兴奋不已。

CqgNOlngKm-AcUVyAAAAAAAAAAA769

桐河

    桐河,唐河的支流,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因两岸宜植桐树而得名。桐河上出的农产品,曾经远近闻名,腌制的鸭蛋、鹅蛋色鲜味美,在清代被列为贡品,历史记载还盛产珍珠,名为“宛珠”。

一、桐河的发源和归宿

    桐河属唐河水系。据《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记载,“桐河北魏之洞川也。出桥头镇,有泉上出。”说的是桐河发源于桥头镇(今社旗县)的一处泉眼。据考证桐河发源于方城县北部山区老君山。西北流经南阳市东南部称小清河。在宛城区境内的高庙处清河与珍珠泉两水汇合后,称为桐河。在唐河县城北汇入唐河。全长82公里,流域面积813平方公里。 

    沿线建有社旗干渠、白桐干渠等水利工程。渠道南、北相互沟通,灌溉效益显著。

    今唐河桐河乡,因河得名,位于河南省唐河县最北部,地处宛城、唐河、社旗三县交界,古时河运发达,向南可到襄阳、汉口,临河建有码头,老街商号林立,吸引四面八方的商人。民国时期公路、铁路兴起,航运没落,再加上气候变化,河床变浅,已失去行船功能。1933年至今,曾多次疏浚。1943年,在源潭镇西河头修挑流坝(即矶头)两个。1983—1985年,清除唐河及其支流桐河行洪断面内芭茅、刚柴、树木等阻水物7905.6亩,堤埂2150立方米。

主要支流小黄河、珍珠河、小清河

珍珠河 在县境西部,系桐河上游,为一常流河。因古代河里蚌蛤常出珍珠,即以此得名。发源于方城县小谷庄村南,南流经华庄入社旗县境,经桥头镇向南到大宋庄入南阳县境汇小青河,下游称桐河。河道弯曲,土质坚硬,砂石层厚。民间有“铜底(黄泥底)铁帮(黑泥岸)珍珠河”之说。原为通航河道,船只往来频繁,后因水量减少,河道淤积不能通航。  

清河  位于县境东北部,属唐河水系。源出方城县博望石鼓泉,源微无沙,水流清澈。由新店乡徐庄入境,流经灵归铺、隐山、红泥湾,至高庙北于珍珠河汇合后注人桐河。县境段长17.5公里,流域面积125平方公里。河道多弯,冲积淤积严重,排水不畅。60~70年代,经多次进行治理,河床疏浚加宽,洪涝灾害基本控制。

二、桐河里的蚌哈与珍珠(宛珠)

9ddd767108ad40319ffb4c400cb6426d

    在过去,桐河的水清,是纯天然的淡水小河。沿河杂草丛生,多产鱼、虾、蚌蛤。而蚌蛤则又会孕育出珍珠。据清光绪三十年新修《南阳县志》载:“桐河,北魏之洞川也,出桥头镇有泉上出,多蚌蛤,秋夜月明中网之,辄得珍珠粒所谓宛珠也,史记故一名珍珠泉”。桐河因其自然条件,盛产的珍珠被称为“宛珠”,可见,在当时,桐河的珍珠,已经成为一种地理标志的名装饰品。司马迁的《史记》和张衡的《南都斌》,都提到过宛珠,指的就是桐河出产的珍珠。

三、桐河盛产的鸭蛋、鹅蛋——“桐蛋”

    原来的桐河生态环境极佳,它流域面积广,两岸原野为其冲积平原,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沟河纵横,水草丰盛,沟河之内的鱼虾活跃,有着鸭子生长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劳动人民勤劳聪明,不断总结经验。这里鸭子所下的蛋,味道特别鲜美。品质极好。

桐蛋

鸭子的主要品种为地方鸭(本地鸭)、北京鸭、麻鸭(俗称乌脚鸭)。桐河系泥底浅水河,水草丰腴,盛产虾类。鸭常年食用虾及高粱,所产鸭蛋蛋黄红色,呈砂粒状。以盐腌煮食最好,切开后蛋油四溢,香气扑鼻。早在明清时代,已为宫中贡品。

    据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在60里桐河摆下奇门青石铁蛋阵,以桐鸭诱敌阵中,大胜曹兵。据《桐河乡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因病久治不愈,后食桐蛋数日不治而愈,龙颜大悦,即赐名“桐蛋”。

桐蛋2

    桐蛋有绿皮、白皮之分,个大皮薄,分量重,蛋形美观,时见双黄蛋,一般6个就可达到1斤。鸭蛋洗干净后,在盐罐里滚一滚,再放到事先用水调制的小灰(柴草灰)里蘸一蘸,或者放到黄胶泥里蘸一蘸,成一个不规则的大球后,放到陶瓷罐或瓦罐里,密封二十天,桐蛋就腌好了。腌渍后的桐蛋,隔皮就能看见蛋黄。煮熟后的桐蛋蛋白细腻,蛋黄如沙似米、深红流油,味香可口,绵香醇厚,余香不尽。

    经食品检验证明,桐蛋中的蛋氨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需的12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普通鸭蛋5—8倍,尤其铁、钙含量极为丰富。桐蛋性寒,有养阴、清肺、祛火、降压、止痢、滋肝、补肾之功效。明嘉靖帝善饮酒,常以桐蛋为佳肴。

    桐蛋早已被载入《中国土特产大全》,注册了“桐河”品牌及商标,属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内外。近年来,桐蛋已由民间零星分散加工走上了大规模企业化开发之路。2008年桐蛋制作工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著名人物

下载

徐旭生(1888~1976),著名考古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桐河乡砚河村人,名炳昶,字以行,笔名虚生,遁庵。曾用名老傻、四河人。1888年12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桐河镇砚河村(元代建村,是蒙古族聚居点。清初,徐姓自宛迁入,因村地势中间平坦,四周高,南邻大坑塘,形似观台,取村名“砚盒”,后讹称砚河),虽是农村却还算得上书香之家,父亲乃前清秀才,报捐教谕,选任河阴(今郑州下辖荥阳市)教官。

    四岁随父母至河阴开始认字,聪慧好学,6岁开始读四书五经等书。他自小接受传统教育,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为以后的上古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1906年18岁时就赴北平入河南公立旅京豫学堂,是年冬,考入京师译学馆学习法文,1911年毕业。1912年,到河南彰德府(今安阳市)中学教授算学和法文。同年,考取公费留学法国资格。1913年春天徐旭生远赴法国,在巴黎大学渡过六年的留学生涯,学习哲学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中国现当代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先驱开拓者之一,民国时曾一度将桐河改为“旭升镇”。

    1921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6年任北京大学教务长。1927年5月,徐旭生辞去北京大学教务长,与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博士共同率领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前往内蒙古、新疆地区进行综合性的科学考察,任中方团长。

徐旭升2

    徐旭生担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外合作的科学考察团 ——“ 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 ” 的中方团长。这个考察团的组成,结束了从 19 世纪末以来我国大批珍贵文物任外国人随意拿走的屈辱历史,它的巨大考察成果,震动了国际学术界,影响深远。

    徐旭生由于对考察团的卓越组织领导,获得以瑞典国王名义颁发的勋章。我国政府为这次考察出纪念邮票一套——这是我国第一次为学术界出版发行纪念邮票。1929年初徐旭生和斯文赫定返京,筹措该团延期事宜。

    1929年12月,任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即女师大)院长。1931年2月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1932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编辑,后改任研究员。1936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所长兼考古组长。1941年徐旭生回家乡桐河,创办了“旭桐中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人才。

    1949年10月1日,他以史学界知名人士的身份,应邀出席了开国大典。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的组建。1950年就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毕生致力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研究,1959年,徐旭生先生首次提出探索夏文化的问题,他亲自参加调查,并将调查重点选在了豫西。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 夏朝早在公元前 22 世纪末就建立了。但长期以来,夏代却是考古方面的一大空白点。徐旭生根据文献记载,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在《略谈研究夏文化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有两个地区应该特别注意:一是豫西地区的洛阳平原以及嵩山周围,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一带;二是山西省西南部分汾水下游一带。1959年夏,72岁高龄的徐旭生亲自奔赴豫西地区,对“夏墟”进行实地调查,踏察了告成、石羊关、阎砦、谷水河、二里头等重要遗址,写成《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

二里头2

    1964年春季,他又亲临偃师二里头工地,具体指导遗址的发掘工作,探察期间,他谢绝地方政府的照顾,每去一地,随身带着一小卷铺盖,和年轻人一起坐硬座,住工棚,吃普通伙食,误了吃饭时间,就买点红薯馍馍充饥,常常一天步行40多里。有一次遇上大雨,人们劝他坐大车,他不同意,坚持脱鞋光脚在泥泞路上步行。不管白天多么劳累,他晚上都要坚持在煤油灯下,详细地记录调查收获和心得,他这种不畏艰辛,一心为科学事业的雄心,愈老愈坚。尔后,二里头、告成、下冯、陶寺等遗址先后发掘。目前,属于二里头文化的遗址已发现一百多处,正式发掘的一二十处,取得了巨大考古成果。徐旭生不愧为夏文化探索的开拓者。

1af5000581e03d82eebb~noop

    徐先生的精神感人至深。与他一起工作多年的黄石林在《徐旭生先生传略》中写道:“徐老的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是一位渊博的学者。他的为人正派、耿直、真诚、朴素,处处都是我们的表率。他那慈祥和蔼的学者风度,为学术研究而辛勤努力,工作上认真负责,治学上严谨求实,堪称一代师表,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1976年1月4日,徐旭生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

16c7ac50c05649cb966ab2f39ae21297

    徐旭生先生学识渊博,饱谙经史,其著述有《徐旭生文集》、《徐旭生西游日记》、《陕西渭河附近考古调查报告》、《陕西省最近发现之新石器时代遗址》、《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略谈研究夏文化问题》、《禹治洪水考》、《〈山海经〉札记》、《〈山海经〉的地理意义》、《对我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问题的看法》、《井田新解并论周朝前期士农不分的含义》等。翻译有威伯尔《欧洲哲学史》,波兰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