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市图书馆馆藏品鉴(十三):《渔洋山人精华录》
时间:2022-11-15 浏览量:11702

        《渔洋山人精华录》是(清)王士祯撰诗集, 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 刻本。王士祯早期诗作,曾有《落笺堂集》、《阮亭诗选》、《过江集》、《入吴集》、《白门前后集》的刊刻,今已绝少流传。清康熙八年(1669)吴郡沂泳堂陆续刊刻《渔洋山人著述》38种,其中有《渔洋山人诗集》22卷,即从早期诗作诸集删并而成,收诗从顺治十三年(1656)至康熙八年(1669),编年为序;《渔洋山人续集》16卷,收诗从康熙十年(1671)至二十二年(1683),编年为序;等等。《渔洋山人精华录》10卷,亦在《渔洋山人著述》38种之内,集中诗系从《渔洋山人诗集》、《续集》、《蚕尾集》、《南海集》、《雍益集》中精选而出,是一部清诗别集的选本,流传最广,《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王士祯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历官扬州推官、礼部主事、户部郎中、翰林院侍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后因王五、吴谦狱失察,罢官里居,从事著述。有《带经堂集》、《渔洋诗话》与笔记《池北偶谈》、《居易录》、《古夫于亭杂录》等。其诗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齐名,号称"清初四大家"。渔洋一生赋诗三千余首,《渔洋精华录》收入一千六百余首,是其创作思想、创作风格、创作成就的集中代表。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1711年6月26日),王士祯卒于里第,享年七十八岁。谥文简。

          本馆所藏《渔洋山人精华录》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 王渔洋门人曹禾、盛符升同订,林佶写刻本。全书一函四册。半叶十一行,每行二十一字,细黑口,左右双边。书前有清康熙庚辰夏五月门人候官林佶《序》一篇。目录后有渔洋山人戴笠像一幅,像右下角有“鲍氏闻野刊”五字,像后有宛陵梅庚所题之《像赞》一篇。另有六合李敬撰之《序》一篇。该书收诗一千余首,包括古体诗四卷,今体诗六卷,几乎全部囊括其主要作品,故名“精华录”。清人谓清朝之有士祯亦如宋有苏轼、元有虞集、明有高启。其论诗主“神韵”之说,所作亦体现其主张,虽多颂辞,而风格清新俊逸,不失为清初大家。现通行《四部丛刊》本据此影印。

          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此集云:“士禛谈诗,大抵源出严羽,以神韵为宗。其在扬州作论诗绝句三十首,前二十八首皆品藻古人,末二首为士禛自述。其一曰: ‘曾听巴渝里社词,三闾哀怨此中遗。诗情合在空舲峡,冷雁哀猿和竹枝。’平生大指,具在是矣。”。

        《渔洋山人精华录》卷5之七绝《江上》,创作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写秋深渡江景色, 抓住黄叶与雁声两种最能搅动旅思的意象,意境深远,感人至深: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见其神韵之作。其卷一《茧租行》:“阳春三月时,蚕子何蠕蠕。三日出奁中,五日遍籧篨。”等诗有悯农之意,现实性较强。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1716-1797)《随园诗话》卷2云:“阮亭先生,自是一代名家。惜誉之者既过其实,而毁之者亦损其真。须知先生才本清雅,气少排奡,为王(维)、孟(浩然)、韦(庄)、柳(永)则有余,为李(白)、杜(甫)、韩(愈)、苏(轼)则不足也。”。由此可见它实用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