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图书馆简介

          南阳市图书馆是河南省较早成立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是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提供图书、报刊借阅(含少儿借阅、电子阅览室)、参考咨询、公益讲座、专题展览、教育培训、视听服务等多功能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是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和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功能,是展示南阳地方特色人文资源、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南阳市图书馆创建渊源于1924年1月(民国十三年一月),初名为南阳县立第一图书馆(馆舍设于原南阳府文庙大成殿,现位于宛城区新华东路王府饭店院内)。5_看图王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与南阳县民众教育馆合并,合并后更名为南阳县民众教育馆图书部(馆舍位于现南阳市宛城区新华东路新华苑酒店院内)。6_看图王

          1948年11月南阳解放,1950年南阳县民众教育馆改称为南阳市人民教育馆,南阳县民众教育馆图书部更名为南阳市人民教育馆图书组。1956年5月南阳市是河南省文化局首批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省六家城市公共图书馆之一(豫文【1956】142号文件),批准决定在南阳市成立南阳市图书馆,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南阳市第一家公共图书馆正式诞生(其馆址位于南阳市宛城区解放路529号)。1964年南阳市图书馆又与南阳市文化馆合并,南阳市图书馆被更名为南阳市文化馆图书室。1973年再次恢复独立建制,再次更名为南阳市图书馆,重建搬迁至新馆(馆址位于现宛城区新华东路69号南阳市图书馆职工家属东院)。7_看图王

          改革开放后南阳市卧龙区工业南路93巷55号的馆舍,1985年5月由撤地设市前的原中共南阳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建成启用于1989年3月,建筑面积5370平米,占地15亩。1994年10月南阳撤地设市,南阳市图书馆升格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至今一直成为南阳市中心图书馆地位。2012年6月南阳市编制委员会将南阳市科技图书馆(由撤地设市前的原南阳县图书馆升格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更名而来)撤销并入南阳市图书馆,人员编制合并,图书馆规格不变。进入新世纪,南阳市图书馆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馆藏与服务项目的增加急需扩大馆舍面积。8_看图王

          2014年南阳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南阳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工程“三馆一院”(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市大剧院),新馆以(宛发改社会就业【2014】762号)文件批准建设,新馆址位于南阳市光武大桥以东光武东路北侧,建筑面积约36000平方米。新馆毗邻白河湿地公园自然景区,处在老城区与新城区的交汇处,整个建筑造型简洁、流畅、新颖、庄重,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楚风汉韵”的人文精神,高度浓缩、整合了南阳城市的文化资源,展示了南阳市文化建设的新风貌。29_看图王

         目前,南阳市图书馆现有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及镜像电子图书藏量80万册(件),报刊960余种,线装古籍4万余册。馆藏文献知识结构以社科、自科类科普读物为主,尤以经济、历史、文学类馆藏最为丰富。馆藏古籍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列为善本古籍49种5108册,其中,馆藏《道藏经》,又名《道经》、《道藏》,为明代版本,是我国的稀世典籍,绝版珍本,馆藏共512函5485册。此外,《鄢陵县志稿》1册,为民国间稿本,靳蓉镜修,王介等篡,存大事记、官绩、学校、碑文、金石等卷,它虽为残卷,但却是全国仅存的一部孤本,其对研究鄢陵县的历史沿革变迁,文化教育、风土人情、金石碑刻等均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我馆还收藏有《韵学集成》、《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三卷》、《王文庄公集》等均为馆藏珍品,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南阳市图书馆始终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从方便读者、服务读者的原则出发,现辖内设机构16个部(室),分图书、期刊和电子文献三大文献模块设流通、基藏、报纸期刊、古籍和特藏等五大书库,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少儿图书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读者自习室、盲人阅览室等流通借阅服务窗口,开展外借服务、报刊阅览、少儿借阅、参考咨询、地方文献查询、古籍文献查阅、【宛图讲堂】多功能厅、视障人士视听与辅助打印服务、政府信息公开检索、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南阳支中心等服务项目,服务项目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近年来,南阳市图书馆不断创新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加强与互联网信息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检索,而且还拥有大量的数字资源供读者异地下载使用。图书馆还建设了自己的广域网门户网站http://www.nylib.cn)以及移动数字图书馆网客户端,读者可点击网站或手机(含ipad设备)移动客户端即可迅速获得市图书馆的服务信息和文献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面向全市广大民众提供图书外借、书刊阅览、读者教育、文献复制、电子图书和期刊在线浏览、下载等多种文献服务。重视加强对残障人士、少年儿童、农民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爱与服务;设立图书馆流通分馆并与其签订共享共建协议,设立多个馆外流通服务网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送书进社区、送书下乡、送书上门活动;

          2、在不断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还着力收集整理南阳地方文献,将具有南阳文化元素和特色主题的图书、期刊和报纸进行集中收藏,向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同时完成南阳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并建设数字资源库,免费提供网上检索服务;

          3、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备建设上也有了质的飞跃,筹措资金购置了电脑、HP服务器、条码打印机等设备,使图书馆业务管理实现了工作微机化,读者借阅服务实现了管理自动化,为搭建基于文献信息资源的区域乃至跨区域共建共享的联合服务平台,实现图书馆服务智能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引进了RFID技术功能与设备,拥有“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RFID微型图书馆、歌德在线借阅机、中文在线读报机、自助检索机、自助办证机、自助还书机等图书馆智能化设备与多种现代化的技术服务手段;

          4、面向社会开展文献参考咨询、信息检索、定题服务、馆际互借、文献传递、www检索、数据库检索服务;

          5、构建了本馆局域网与宽带互联网的无缝连接,无线WiFi全馆覆盖,开设电子阅览室、盲人视听室,并配有高清彩色一体复印机、扫描仪、照相摄像等设备,使用了图创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检索等主要业务工作的自动化,电子阅览室免费向公众开放;

          6、2013年创建了图书馆“宛图讲坛”,现已成为南阳地域文化的知名品牌。先后邀请了以二月河同志为代表的多名省、市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登上讲堂,讲堂内容涉及文化、卫生保健、健康养生、高考志愿填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规划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讲堂内容全部免费对读者开放,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家门口免费的文化大餐;

          7、改善古籍保护条件,加强古籍保护措施,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古籍部免费向读者提供查阅服务;

          8、发挥图书馆学会作用。南阳图书馆学会现已成为联结南阳图书馆业界同仁的学术性公益性群众组织,通过不断开展图书馆学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馆员互动交流,以及通过开展图书馆间的协同协作的方式来不断提高业界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南阳市图书馆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发展路程,她已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系统成员馆的南阳市级支中心、南阳市区中心馆,其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荣获国务院批准决定授予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河南省文明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河南省图书馆学会授予的“河南省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荣誉称号。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发挥图书馆传承文明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资源优势,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南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服务我市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战略服好务!

图片1

南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即可免费分享南阳市图书馆相关信息